当前位置: 对口援疆>>援疆成效>>正文
惠民生倾情倾力 手拉手共圆梦想
2017-08-14 19:36   审核人: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北省一批批援疆干部人才怀揣着建设大美新疆的热情,远离家乡亲人,来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从“硬件”到“软件”、从“输血”到“造血”、从“引智”到“育人”,河北援疆给受援地带来的不仅有城乡巨变,还有民生改善,一个个援疆项目变成了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

一、民生建设加重百姓幸福底色

6月14日下午,尉犁县河北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内热闹非凡,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场地聚满了前来锻炼的各族群众。

“自从有了活动中心,每天下班我都会来这里打羽毛球,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尉犁县银华小区居民陈桂花说。

尉犁县河北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是河北省援建尉犁县的第一批项目,项目总投资5580万元,占地4.63公顷,2011年4月底开工建设,2012年10月10日竣工验收。项目的建成使用不仅为当地各族群众提供了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成为两地友好往来的见证。

尉犁县河北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只是近年来河北省改善受援地民生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河北省围绕保障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与百姓密切相关的事业开展援疆工作,坚持援疆资金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在巴州集中实施了一大批惠及各族群众的民生项目。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将安排援疆资金24.8亿元,为巴州和兵团第二师援建急需项目152项(类),其中90%以上的援疆资金将全部用于教育、医疗、养老、精准扶贫等民生项目。实施“两居工程”建设住房7.66万户,新建改建基层组织阵地160个,援建学校、幼儿园、医院、福利院项目63个。

为了增加群众收入,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援疆前指的支持下,和硕县开始试种高产、节水、耐瘠、耐旱的“张杂谷”。如今,和硕县“张杂谷”种植面积已达13000亩左右,并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订单种植。“张杂谷”也成为继辣椒、番茄、酿酒葡萄后和硕县特色种植的一大主导产业。为此,和硕县还成立了晟合张杂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年产20000吨的小米加工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形式。目前“张杂谷”最高亩产达到540公斤,亩均收入1200元,切实提高了和硕县农民的收入。如今,被当地人称为“天山小金米”的“张杂谷”已驰名疆内外。

二、产业援疆再结硕果

6月16日,走进位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金昇集团利泰丝路细纱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车间班长阿依古丽·哈孜正在车间忙碌,并不时地对工人进行辅导。

27岁的阿依古丽曾是尉犁县尉犁镇阿牙克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以前没进厂的时候,我什么也不会干,就在家帮父母干农活,现在细纱生产的每个环节我都很熟练。我现在已经是生产车间的班长了,管着20多个人呢。”阿依古丽自豪地说。

阿依古丽如今已经从当初什么都不会的懵懂学徒成长为企业的业务骨干。

利泰丝路纺纱一期100万锭10万头纺纱项目,是2015年由河北援疆干部牵线引进的单体最大的产业援疆项目,该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和当年见效,当地20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到2018年利泰丝路纺纱规模将达到600万锭,总投资额预计达到160亿元。项目的落地,为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世界级纺织服装城奠定了发展基础,产业链从纺纱延伸到织布、印染、成衣产业,拓宽了纱线的多元化发展。

河北援疆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油气加工、新型建材、新能源、纺织等多个领域的产业援疆工作,为巴州的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不断注入了新动力。截至2016年底,河北省与巴州累计签订产业援疆合作协议240多个,其中,河北企业投资项目140余个,总投资540亿元,安置就业15000人。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将安排9700多万元援疆资金,帮助受援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生态旅游、有机食品、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提升,构建集群化、品牌化、绿色化、低碳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撬动更多资源投资新疆,投资巴州,放大产业援疆效应。

三、智力援疆花开正艳

6月15日,河北援疆英语教师薛春涛站在库尔勒市第四中学高一(16)班的讲台上,一句流利的英语问候开启了薛老师的全新授课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

“这是新课改带来的新变化,以前的高中英语课堂是单调乏味的,单纯的单词、语法、句式等形式的英语课看似很紧凑,其实违背了语言的学习规律。”薛春涛说。

“跟过去单纯的人才支援不同的是,我们在教育援疆过程中,更注重输出整体教育经验和理念,重要的是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河北援疆前指党委常委、组织人事部部长王岭介绍说。

智力援疆一直是河北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以来,河北省先后选派428名教师来疆支教,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管理模式,极大提升了受援地教学管理综合水平。

今年河北省选派20名医疗专家对巴州人民医院、燕赵蒙医医院集中援助,开启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助的新模式。20名援疆医生来自于河北省7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医生都是高级职称,三分之二以上是研究生学历,其中8位拥有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组成了一个涵盖17个专业的医疗援助团体。这是1998年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人数最多、学历最高、技术最硬、人员构成最合理的医疗团队。

为进一步提升巴州、兵团第二师医疗水平,“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计划投入1.37亿元援疆资金,用于支持巴州、第二师医护人员培训、医疗设备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交流交往增进团结

2017年对于轮台县的艾合买提·达吾提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现在,艾合买提家里又多了11位关怀关心他的亲戚,他们都是今年从河北省沧州市来的援疆教师。亲戚们对艾合买提爱心接力的故事还得从6年前说起。

今年56岁的艾合买提患有较严重的肾病,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为此,当地政府安排他在教苑小区从事门卫工作。2011年夏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艾合买提结识了住在小区的河北援疆英语教师杨子元,在长期的交往中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老婆跟我离婚后带着孩子去了外地。为看病,我把房子卖了。后来,照顾我的弟弟又意外去世了……”艾合买提回忆道。

援疆期满后的杨子元回到了河北,相隔千里的距离并没有阻挡杨子元对维吾尔族兄弟艾合买提的牵挂,他便委托又申请留下继续援疆的王金良老师看望艾合买提。

2015年,身体状况较差的艾合买提住进了敬老院,从此以后王金良老师和妻子杨再玲成了敬老院的常客,隔三岔五就会去看望一下艾合买提,每次都会捎去一些水果和生活用品、留下慰问金。王金良夫妇对艾合买提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

2016年底,结束援疆工作的王金良夫妇回到河北。爱心的延续并没有停止,今年3月刚到轮台县的11名河北省第八批援疆干部接过了“爱心”接力棒,继续关爱艾合买提。

“河北援疆老师帮助了我6年,从一个亲戚到一对亲戚,再到现在的一群亲戚,他们都是我的亲人。”艾合买提说。

河北援疆教师武艳娥说:“艾合买提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会帮到底,将这份爱心延续下去。”

“离开时会难舍,离开后会难忘。”河北援疆人用大爱无疆的情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民族团结的常青树种在了当地,把民族团结的朴素感情深深融入受援地各族群众的血脉中。

一根民族团结的红线,拉近了河北和巴州彼此间的距离,将两地素昧平生的人连结到一起,结成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手足亲情。“十三五”期间,河北省援疆干部人才将常态化开展结对认亲、志愿者青少年“手拉手”、援疆干部人才学维吾尔语、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两地一家亲、共建美丽家园的真谛。、

(河北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

关闭窗口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83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500000038  网站地图
开办单位:365-体育在线
主办单位:365-体育在线办公室
承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 新ICP备1200128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