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口援疆>>援疆智慧>>正文
河南省援疆前指制定文化援疆实施方案
2017-12-01 11:23   审核人:

中华文化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五个认同”,并进一步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凝心铸魂工程。为做好新形势下河南省文化援疆工作,河南省援疆前指制定了文化援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和《关于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会纪要》精神,在豫新两省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有利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对口援疆根本目标,以凝聚共识、争取人心、增进民族团结为着眼点,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主题,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线,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实施文化援疆九项行动,深化豫疆两地全方位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助推当地文化繁荣兴盛,增强文化自信和“五个认同”,筑牢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思想根基,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哈密和兵团第十三师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支持文化研究。服务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研究,依托哈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着眼于中华民族同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同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联系,组织两地社科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文博单位等,开展哈密和兵团第十三师历史文化研究阐释工作,编辑出版研究成果,全面阐述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源远流长的交流交融,系统阐释多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深刻阐明新疆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组织实施《哈密和河南交往交流研究》。

2、组织实施《丝绸之路哈密段文化研究》。

3、组织实施《丝绸之路哈密古代音乐研究》。

4、联合开展哈密岩画、卡拉亚墓地等文物研究。

5、支持哈密东天山文化研究院发展,打造区域性、开放式历史文化研究、传播和普及平台。

(二)支持文化保护。立足于当地多元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与中原文化血脉相连、息息相通的历史渊源,助推当地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1、支持文物保护利用。帮助开展哈密市拉甫却克古城、巴里坤满汉古城和兵团第十三师白杨沟佛寺、庙尔沟佛寺、地窝子等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打造多元一体文化保护展示和“五个认同”教育基地。

2、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立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合作机制,助力哈密传统刺绣、哈密木卡姆、哈密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彰显当地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交融。

3、完善多元一体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建立两地博物馆协作联盟,支持哈密市博物馆陈列展览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宣传展示中华文化和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重要窗口。

(三)支持文化开发。着眼“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基地。

1、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助推发展哈密“密作系列”、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发挥安阳航空运动体育产业优势,支持哈密航空运动产业基地发展。

2、振兴传统工艺。支持“传统刺绣传习所”“传统手绣工坊”等建设,结合巴里坤县民族传统刺绣,通过“公司+培训基地+农户”的形式,推进河南安绣文化有限公司开展刺绣订单生产,将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发扬,带动农牧民“居家灵活就业”。

3、发展文化旅游业。在河南省、市主流电视媒体,开展哈密文化旅游公益性宣传,利用河南人口大省优势,推进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

4、推介文化产品。利用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会、河南省中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等重大展会、节会,拓宽当地文化企业和产品的融资和销售渠道;每两年在河南举办一届“哈密奇石精品展”。

5、支持兵团第十三师军垦文化景观带发展。结合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红山农场、淖毛湖农场等自然风光和戍边文化,发展多业态的遗址类公园,打造集“五个认同”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旅游观光、影视拍摄等为一体、点线结合的文化产业景观带。

6、支持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依托哈密市伊州区“老粮仓”文化资源,助推发展集文物保护、旅游观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依托巴里坤县满汉古城、大河唐城、兰州湾子、清代粮仓、松峰书院等文物遗址,助推整体保护利用,打造东疆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区。依托伊吾四十天保卫战旧址、伊吾县烈士陵园等革命文物,助推红色旅游发展,传承红色基因,滋养精神家园。

(四)支持文化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组织两地文化文艺单位联合创作和推出一批通俗易懂、民汉皆宜的文化产品,把历史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营造“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浓厚氛围。

1、支持创作反映民族团结典范“牧民之子”杨忠贤先进事迹的歌舞剧《草原天使——杨忠贤》。

2、支持创作反映兵团精神的大型情景交响合唱《兵团颂》和话剧《兵团》。

3、支持创作反映哈密精神的广播剧《万人大滞留——哈密一九八七》。

4、支持创作反映河南援疆干部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广播剧《豫疆情》。

5、支持拍摄反映豫疆交往交流交融的三集电视纪录片《山高水长》。

6、支持拍摄反映河南兰考摘棉女工在新疆采棉和促进民族团结的30集电视连续剧《花开时节》。

(五)支持文化阵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当地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和主流媒体传播能力建设,打造传播、普及和宣传中华文化和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坚强阵地。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安排援疆资金6000余万元,支持巴里坤县文化活动中心、伊吾县文化活动中心、伊吾县下马崖乡农牧民文化活动中心和巴里坤县团结路社区、天山路社区、奎苏镇社区文化活动室、阅览室等项目建设,助推实现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

2、支持哈密日报社数字化平台建设。安排援疆资金450万元,实现哈密市级报纸由单一纸媒传播模式向报纸、网络、新闻移动端“三位一体”立体化传播模式转变。

3、支持哈密电视台编播系统高清改造升级。安排援疆资金550万元,实现哈密市级电视播出信号由标清向高清转变。

4、支持兵团第十三师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安排援疆资金800万元,实现全师团场、连队广播电视全覆盖。

5、支持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品牌。安排援疆资金100万元,建设哈密市20个“九位一体”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点。支持发展伊州区幸福村、快乐克小区农村大舞台。

6、完善基层体育设施。为体校等单位配备一批体育训练器械,为基层乡(镇)、村(社区)和团场、连队配备一批健身路径,为贫困村配备羽毛球架、乒乓球台、健身路径等设备器材。

7、支持书香哈密和兵团第十三师建设。每年为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图书馆、农家书屋、焦裕禄书屋配送一批豫版图书、音像制品;根据全疆的统一部署,推动“中国教育信息云平台”在线教育进校园,为哈密和兵团第十三师中小学校提供全方位数字教育资源服务。

(六)支持文化活动。发挥文化活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联合举办主题鲜明、内容向上、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增强“五个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十台大戏进疆演出交流。举办“河南豫剧天山行”巡演、“打开艺术之门”河南优秀儿童剧进疆展演等活动,选调河南优秀剧目进疆演出。

2、十大陈列展览进疆展出。举办“行走的丝绸之路”系列精品展览,组织“丝路唐风——洛阳唐三彩文物特展”“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豫哈传统服饰展”“河南省传统工艺展”等进疆展览。

3、组织《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河南品牌电视栏目进疆演出交流。

4、支持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太极拳、广场舞等全民健身活动培训指导;扶持发展跆拳道、举重、田径等传统优势体育项目;支持举办汽车摩托车拉力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组织河南省特色体育活动进疆展演。

5、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安排援疆资金300万元,开展兵团第十三师送文艺下乡活动。

6、实施“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每年组织河南文艺小分队赴疆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连队、进学校慰问演出。

7、支持当地文化进中原。依托中国淮阳、宝丰、鹤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等平台,邀请哈密木卡姆、哈密维吾尔族传统刺绣、哈密民间歌舞等到河南展演展示;选送“天山盛开并蒂莲”传统服饰展、“哈萨克民俗文物展”等到河南展出。

8、开展两地青少年文化交往交流。举办“采撷文化 走进中原”青少年夏令营、“我是小小考古家——哈密和兵团第十三师青少年洛阳特训营”、“逐梦蓝天——哈密和兵团第十三师青少年安阳航模集训营”等活动,鼓励两地青少年结对子。

9、开展河南省县(市)区结对共建哈密市乡镇(街道)和贫困村活动。调动河南全社会力量,深入推进两地间广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文化交往交流。

(七)支持文化宣传。充分利用基层文化阵地和主流媒体,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中国历史和新疆历史有关知识宣传教育,让各族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1、支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当地党校与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和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结对共建作用,组织基层干部赴豫交流培训,邀请河南省先进模范代表到哈密和兵团第十三师作专题报告,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2、提升哈密和兵团第十三师知名度和美誉度。支持拍摄哈密刺绣、哈密贡瓜、哈密古枣、哈密奇石、哈密雅丹、巴里坤草原、伊吾胡杨林、哈密天山翼龙、火箭城镇化、柳树泉风光、军垦文化等微视频,并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推送。

3、加大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力度。组织河南全媒体以重点报道、现场直播、播放宣传片、开设专题专栏等形式,支持哈密和兵团第十三师重大招商引资、旅游推介、文化节会等活动。

4、支持“哈密文库”“红星系列丛书”出版工程。帮助出版《哈密刺绣》《哈密木卡姆》《哈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典》《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等反映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族团结、兵团精神、援疆风采和豫疆交流的精品图书,每年力争10部以上。

5、开展两地广播电视节目交流。建立两地广播电视新闻社教、文艺节目交流机制;搭建两地节目资源互换平台;制作反映两地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交互播出。

6丰富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广播电视台节目内容。利用河南广播电视台智力和节目资源,推动河南广播电视台优质节目、栏目在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广播电视台播出。

(八)支持文化人才建设。把培养当地文化人才纳入河南文化干部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助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文化人才队伍。

1、组织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人员、新闻采编播人员、广电技术人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员、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赴豫跟班或在岗培训,实现骨干人员培训全覆盖。

2、组织河南专家到哈举办“基层文化管理员培训班”“基层体育指导员培训班”“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实现村(社区)文化管理员、体育指导员和非遗传承人培训全覆盖。

3、组织河南体育管理、教练员等骨干人才赴哈开展驻点工作,同时选派哈密教练员、运动员等赴豫跟班培训或短期集训,提升当地体育人才能力。

(九)支持文化单位结对共建。调动河南文化文艺单位力量,汇聚文化发展合力,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活动联办,提高当地文化发展水平。

1、推动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结对共建哈密市图书馆、兵团第十三师图书馆,重点支持哈密市图书馆古籍室、彩云服务共享平台等项目建设,并将自身拥有的数字资源与哈密市图书馆、兵团第十三师图书馆共享。

2、推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结对共建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支持实施陈列展览改造提升工程。

3、推动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结对共建哈密歌舞团,在交流演出、作品创作、人才培训、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

4、推动河南交响乐团结对共建哈密市爱乐乐团、少儿合唱团,提升创作演出水平。

5、推动河南省文化馆、河南省美术馆结对共建哈密市文化馆、兵团第十三师文化馆,在活动开展、人员培训、互送展览方面拓展合作渠道和途径。

6、推动河南广播电视台与哈密电视台、兵团第十三师新闻中心结对共建,在频道运营、节目宣传、广告经营、产业合作、人员培训、项目推进等方面深度合作。

7、建立豫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结对共建机制,安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及所辖各区(县)文化市场执法大队,结对共建哈密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及所辖各区(县)文化市场执法大队,互派业务骨干,开展技能培训,捐赠办案装备,助推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

三、工作保障

(一)组织保障。建立两地文化合作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常态化会商,部署推进相关工作,协调重大工作事项。合作各方立足各自平台,各展其长,各司其职,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在河南文化活动入疆展演展示展览的组织上,面向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活动联办,节目连看。

(二)资金保障。统筹利用好文化援疆项目和资金,助推提升文化自身发展能力。积极争取各类文化专项资金、文化基金,支持文化援疆工作。多方面、多渠道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当地文化发展建设。鼓励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优势,为当地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三)监督保障。完善目标责任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细化文化援疆项目和工作目标,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考核、总结,确保文化援疆任务落地见效。

关闭窗口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83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500000038  网站地图
开办单位:365-体育在线
主办单位:365-体育在线办公室
承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 新ICP备12001288号-4